极客网8月2日消息,近几年来,火爆的互联网金融几乎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如果说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触网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普惠金融则是市场参与者都争先宣传并期望达到的目的--实际上国家的期望也正在于此,希望使用互联网和科技的手段,让金融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金融改革。
在7月30日举行的主题为“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和世界愿景”的第六届上海新金融年会暨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来自国内外监管部门、业界、学界的上百位专家就普惠金融、农村金融、金融科技等热门话题进行了探讨。其中,宜信首席战略官陈欢在接受极客网等媒体采访时,畅谈了他对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独特看法,以及宜信的布局和实践。
金融科技是普惠金融的助推器
针对当下热门的金融科技话题,陈欢首先肯定了金融科技之于普惠金融的重要作用,称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帮助是十分显着的。他认为,这种助力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普惠金融的触达性(或覆盖率)会因为科技的应用得到提升。他指出,利用科技手段的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移动金融,其实是通过(无处不在的)智能设备去触达客户,无论是使用支付,还是去做借贷,这种方式的触达性会很好,比传统人和人之间接触的触达性要高得多。
二是金融科技对于金融服务的可能性有很大帮助。什么是金融服务的可能性呢?简答来说就是以前不具备享受金融服务条件的,现在有了金融科技帮助,可以使用了。他指出,服务可能性的理解可能更多的体现在借贷上,对那些无法享受传统金融服务的征信“黑户”,科技的方式能够通过分析他们的网络数据(消费、社交、电话通讯等)形成信用评估,进而提供金融服务。
金融科技也有较强的局限性
尽管高度点赞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作用,但陈欢也明确指出,金融科技之于普惠金融也有比较强的局限性,如果要推广普惠金融的话,还是需要一些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去做。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正是宜信坚持的普惠金融拓展之道。为什么会有局限性呢?陈欢也给出了两个原因:
第一,数字鸿沟仍然存在。陈欢指出,当人们过于强调数字化手段或过于强调金融科技的时候,其实需要注意到这里面会有很强所谓的数字鸿沟的存在,即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农村用户)本身对于科技的使用、了解相对比较落后,这一部分人可能会被金融科技忽略掉。
第二,网络数据“有偏”。陈欢还指出,很多公司在利用金融科技做普惠金融时,都是利用网络上已有的数据,但这些数据都是一个“有偏”的数据,可能无法反映这个人的全部,根据这些数据去做评估,容易产生不公平。他举例说,譬如蚂蚁金服和微众银行的网络借贷产品,很多现实中资质很好的人,可能就得不到高额度和低费率的服务。
基于金融科技的“双面”属性,陈欢进一步指出,我国金融知识的普及和金融投资教育相对比较弱,这个阶段纯粹通过线上的一些手段去做普惠金融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金融诈骗普遍存在的情况之下,如何让大家去识别哪些是好的金融,哪些是不足的,现阶段纯粹通过线上手段也会存在不足。因此他明确抛出一个结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线上线下结合对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十分重要。
宜信的金融科技布局及理念
当被问到宜信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布局时,陈欢告诉极客网,宜信主要在做三个方面的事情:一是在信贷全流程加入金融科技手段,二是正在测试智能保险,三是上线了智能投顾产品投米RA。
陈欢指出,在信贷层面,宜信从获客到风险评估及判断,到贷后管理,包括逾期催收等等,整个信贷周期流程里都会加入金融科技的手段。譬如获客有互联网方式,有合作机构数据合作预授信的方式;譬如在风险评估阶段利用科技手段反欺诈,宜信内部花大精力做了反欺诈知识图谱系统。他还举例说,在宜人贷的线上审批模式中,已经能够做到针对新客户授信4-5万的水平,远高于一般系统1万元左右的审批额度。
此外,陈欢表示宜信近期也在做智能保险,希望通过前端一些智能手段,让客户在筛选保险(主要是健康险和寿险)产品时,比较方便灵活地去定制和了解他们的保险需求,形成相应的保险组合。
至于当下火热的智能投顾,陈欢提到了宜信近期主打的智能投顾产品投米RA,其利用科技的方式去帮助可投资资产并不是很高的人群,让他们更好的去多元化产品组合,以符合他们的风险偏好去取得相对合理的投资收益。
今年5月底,宜信公司创始人兼CEO唐宁曾提出一个普惠金融三步走的理念,即第一步是小额信贷;第二步是贷款之外更多元的金融服务,包括支付、保险、理财、储蓄等;第三步是能力建设,面向未被传统金融服务所覆盖的人群提供能力建设服务。从陈欢的讲述来看,宜信的普惠金融实践,乃至金融科技布局,都在沿着这个步骤一步步进行。
本文网址: